另外,德国方言众多。为了方便,马林自然是要定一个标准。不然,上音标注释会麻烦。本来,马林打算用后世流行的高地标准德语的发音的。但是,高低德语马林自己也发音不准,要是用自己发音不准的水平去注释,肯定要闹笑话的。

    最后,马林还是决定——干脆用德意志西北沿海地区流行的低地德语的发音作为书面标准发音。其中,马林的家乡莱茵河下游地区,包括弗里斯兰地区,都属于下萨克森地区,使用的德语也叫低地萨克森语。因为,很久前的萨克森公国,曾经控制过德意志北部广大地区,和现在的萨克森公国版图完全不一样。甚至,英国人就是盎格鲁人和萨克森人渡海后的后代。所以,英语也叫“盎格鲁-萨克逊语”。这里的萨克逊,就是指北海边的下萨克森人。

    曾经,英国人的祖先,和弗里斯兰人祖先,都是生活在德意志北海边的。他们的语言,也很接近或者相同。尽管过去了数百上千年,但弗里西语,还是和英语很接近。因为弗里斯兰人长期被排斥在德意志主体民族之外,所以,弗里斯兰人的语言,千百年来也没啥变化。

    而下萨克森地区的低地萨克森语则不同,下萨克森人融入了德意志主体,受到东部和南部的高地德语的影响很大,渐渐和英语有了较大的区别。

    不过,总的来说,高地德语和英语差异很大;弗里西语和英语很接近;而低地德语中的西北部地区的低地萨克森语,则介于德语和英语之间。

    低地萨克森语,和高地德语,还是能够交流的,只是要说慢点。而低地萨克森语,和英语及弗里西语,交流有点困难,但还是有不少共同点的。很多单词,都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发音不同。如果加上比划的话,使用低地萨克森语的人,也是可以和使用英语或弗里西语的人交流的。

    所以,采用国际音标,给低地萨克森语来注释的话,改动不是很大,也更简单点。要是拿奥地利的德语口音,就和英语没法交流了……

    而且,低地萨克森语使用范围是很大的。它的适用范围,包括整个下萨克森地区(后世的下萨克森州),以及北莱茵-威斯特**地区(包括马林老家所在的鲁尔区),以及东边的不莱梅和汉堡地区,甚至是丹麦控制下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西半部地区。而荷兰东部地区,也流行使用低地萨克森语,但也同时使用法兰克语系的荷兰语。

    也就是说,低地萨克森语的适用范围还是很广的,而且和英语更接近些,方便国际音标的改动和使用。

    因此,马林最终下定决心——就用低地萨克森语作为东弗里斯兰德语教材的发音标准。配上音标后,想发错音都很难……

    音标的重要性,和后世华夏的汉语拼音差不多。事实上,汉语拼音就是模仿国际音标搞出来的华夏体系。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方便学生认字,以及规定标准发音,非常的方便。

    不过,把国际音标修改出德语版本,不是马林一个人可以搞定的。他前世不过是个普通本科生,可不是什么语言专家。因此,马林打算,邀请几个同样适用低地萨克森语的学者,来一起完成这项工作。即使请不到大学者,同样属于低地萨克森语语区的科隆的科隆大学的大学生,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有国际音标作为参考,编一套德语音标,还是可以的。

    马林自己搞的话,也不是搞不出来,只是比较花时间。毕竟,编书是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反复对比和考证的。他作为一名诸侯,每天一堆的事情,哪里有空做这些?

    要知道,马林不仅打算编写一套适合德语的德语音标,而且还打算编写一套类似后世《新华字典》的德语字典,工程浩大。所以,他一个人搞不定,也没那么多时间。不过,主编的名头,他肯定是要挂一个的。毕竟,这可是名垂千古的大好事。这样的功劳,马林可不会让给别人……

    于是,马林暂时放下了德语音标和德语字典的事情,先编写小学数学课本了……